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
云冈研究院党委委员崔晓霞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我们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馆长吴雪勇说:“这里收藏的中华版本,涵盖经史子集、今古人文,映射几千年来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我们要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主线,做好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各项工作,推动更多人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国,更好讲述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文明传承发展故事。”
考古调查项目副领队邓启江说:“目前,对两处沉船的考古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将继续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以扎扎实实的调查成果更好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孙正聿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深入阐释,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令我深受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壮海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鲜明答案。”“‘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凝结着党领导人民百余年的奋斗经验,更揭示了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方法论。”“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最新阐释,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引导更多学生带着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们真切感悟到,正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姓大众交流的窗口。我们将继续通过更有质量的展览和开放活动,向观众讲好文物故事,以创新创造激活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说:“身处伟大新时代,岳麓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在理论发展上作出新的阐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泉州海交馆参观研学。” “作为文博工作者,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文化传播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实际岗位上以点点滴滴的努力,担负起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奋进新征程,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
耿马县民族歌舞团负责人王峰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这为我们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今后,他和团队将立足守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力争打造出更多留得下来的文艺精品,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生动的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此次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担当使命、奋发有为,高扬思想旗帜,增强精神力量,深植文化根脉,推进繁荣发展,促进交流互鉴。”